粤港澳大湾区包括港澳特区和广东省9个市,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领有约7000万人口,目的是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品德发展的典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提出以来,就受到港澳社会持续高度关注和热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历史性机遇,港澳两个特区的加入热情都很高,都渴望当先抓住机遇。”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归侨总会会长刘艺良说。
跟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明经营、港珠澳大桥通车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领》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加速推动。“大湾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美好蓝图,通过高铁和港珠澳大桥开明,大湾区逐渐实现‘一小时生涯圈’,让我们对大湾区未来充满信念、更加憧憬。”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陈勇说。
围绕如何推进大湾区建设,此次参会的港澳代表委员带来良多倡导提案,涵盖金融、法律、社会、文化、教诲、制度衔接、人才流动、生态保护、协同配合等方方面面。他们认为,高品质建设好大湾区,需要粤港澳三地独特尽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奇特破解面临的艰苦和挑战。
多位代表委员以为,大湾区基础好、起点高、空间巨大、市场广阔,以打造存在寰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翻新中心等为战略定位,目标长远、前景美好,对港澳而言,将极大地拓展空间,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算纲要清楚,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大湾区建设的五大策略定位之一。多位港澳委员代表认为,这一战略定位将大大地拓展港澳同胞的生活发展空间,提升其获得感跟幸福感。随着越来越多便利性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优质生活圈逐步形成,更多港澳同胞可能到湾区其余城市就学、工作、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将有更好发展机遇,老年人有更舒畅养老环境,大湾区未来与每个港澳同胞非亲非故。”陈勇说。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粤澳工商联会会长施家伦说:“咱们对国度发展充满信心,也深感任务重大。港澳应更踊跃主动对接国家发展策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捉住共建‘一带一路’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将各项计划落实好,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再创新局。”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石龙洪)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是热门话题之一,也是港澳代表委员口中的热词。多位港澳代表委员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美妙蓝图和施工图已绘就,活力港澳抓住历史性机遇,早日实现规划愿景。
“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充分发挥各项上风,包含国际金融中央地位、专业人才、市场化与法治化、高校教导与科研、对外开放前沿等,提供了百年不遇的机遇。”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泉州社团联会会长叶建明认为,依照规划,香港未来将大力发展翻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工业,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将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辐射更广阔市场。
“大湾区建设的蓝图、施工图都已绘就,下一步的关键在于落实,这离不开湾区民众的踊跃参与和努力。咱们欲望尽快履行规划,逐步实现美好愿景。”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吴秋北说。
粤港澳大湾区为港澳青年供给拓展事业的新空间、新机遇,意思尤为重要。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霍启刚说,如同40年前国家改革开放重大机会,大湾区为港澳青年供应广阔舞台。“年青人就该敢想敢干,敢于去寻梦,就能见到更辽阔的世界。”
“澳门社会倍加爱惜参加大湾区建设的机会。”刘艺良说,按照规划,澳门将来将重点建设世界旅行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还将推进新兴产业做精做强,有望更好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目标。